305
浏览 随着城市群与产业带等的涌现,行政区域逐渐淡化,新型城镇化的兴起,“地区差”与“城乡差”等名词也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将是“互联互通”
□李云
据报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将实现全国260个地级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用户持“互通卡”可以在包括北京在内的260个城市乘地铁、公交。
一座城市一张交通卡,没有互联互通功能,也就“卡”住了便捷、绿色、共享等便利。早在2014年4月,交通运输部就宣布,预计2016年年底前,全国大中型城市初步实现公交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市域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全国联网。从实施情况看,实现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要比预计的时间有所提前。这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更得益于共享思维的推动。
城市间互联互通,交通必须先行。如今,城市与城市间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陆海空”样样齐全,尤其是高铁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人们在城市间一日往返已成家常便饭。然而,在抵达另一座城市后,即使交通方式多种多样,游客也未必能够方便使用。不同城市的公交卡不能通用,零钱携带不方便。如果说,高铁等是连接城市间的“交通大动脉”,那么,地铁与公交则是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动脉要畅通,毛细血管也不能“堵塞”。
城市交通一卡通让旅游的“远方不远”。带着“诗和远方”的情怀去旅游,景区景点以及目的地城市的亲和力、亲切感是“第一感觉”,在目的地用自己城市的卡直接刷地铁与公交,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远方不远”不仅仅是指时空距离,更在于享受公共服务的“触手可及”,没有任何阻碍。人们经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而当人们真正体验到出门在外跟在家一样好、一样方便时,就会更加迫切地向往“诗和远方”。
“互联互通”成为打破地域限制的“制度通道”,成为均衡发展与共建共享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随着城市群与产业带等的涌现,行政区域逐渐淡化,新型城镇化的兴起,“地区差”与“城乡差”等名词也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将是“互联互通”。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我们已经听到5G正式商用的脚步声,这将为“互联互通”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与运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