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浏览最新的考古发现甚至证实,海南岛树皮布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4000年前。
周伟民所收藏的树皮衣所使用的原料竟然是“见血封喉”树,而“见血封喉”树是世界上所有木本植物中最毒的一种,人称“鬼树”。
周伟民认为,黎族地区常用三种纺织原料:树皮、麻和木棉,树皮用于制作衣服以及被褥的历史远在麻和木棉之前,从时间顺序以及制作工艺上说,是树皮布的加工制作开启了人类纺织的智慧。
在2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他发现了一个更加让人惊讶的事实,今天的海南岛还有人会用树皮制作衣服。周伟民10年前特意请人制作了一件树皮衣。
保亭黎
绸之路更加古老的道路,从中国南方的沿海地带出发,在延伸过东南亚岛屿后,穿越太平洋直达中美洲,把以树皮为衣的技艺传出了中国……
根据若隐若现的线索,科学家们连缀起了一条文化迁徙路线:那时的人们以树皮为衣,这种古老的技艺发源于中国,然后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
令人惊奇的是,在 古老的树皮布文化迁徙路线上,仍然有一个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和树皮布的制作工艺,这就是今天的海南岛。
海南省群众艺术馆艺术研究部的民族专家王海昌介绍说,有一件海南地方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是用树皮做成的树皮布。据说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黎族先民用它来制作遮羞、暖体以及防身的衣裳。
海南大学文学院的周伟民教授介绍说,《史记》里的《货殖列传》就记载着海南当时有一种布叫葛布。元代的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说,海南的黎峒,“妇人服缌缏,积木皮为布,陶土为釜”,“积木皮为布”指的就是《史记》里的葛布和榻布,也就是树皮布。
黄运英老人穿起一块样似围裙的纯麻布片,便为我们演示起加工树皮布的方法。老人说,纯麻布片是可以防毒的。但除了这块纯麻布片,加工树皮布的工具就是一把砍刀和一个装砍刀的兜笼,它们显然不具有任何防毒功能。
老人解释说,其实只要在砍树的过程中多加小心,身体又没有外伤的话,通常是不会中毒的。即使中毒,只要抢救及时,方法得当,也无大碍。
由于“见血封喉”树现在是国家濒危树种,我们取消了砍树制作树皮布的计划。黄运英老人说,在加工树皮布的树种中,构树仅次于“见血封喉”树。
3年前,当老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亲力亲为树皮布的制作时,便开始有意识地向儿子王成传教授这门手艺。
仅仅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黎族先民就要冒着随时可能中毒的风险用它来制作树皮衣吗?
专家告诉我们,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黎族的远古祖先就从大陆的两广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他们起初居住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后来,由于战乱和历代封建王朝的征剿,大部分黎族人被迫退居内地深山。
通过对加工工具的分析,专家们从这些散乱的信息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树皮布作为一种文化,流传得很广泛。人们研究最早的就是从珠江三角洲开始, 到海南是距今4000年,到越南是距今3000年,到台湾大概是2000年,到马来西亚大概也是2000年。这个文化带一直传到美洲,树皮布变成了造纸的 工具。有了造纸后,美洲文化的传播就变得非常宽泛了,树皮布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广泛的影响。
在有关部门的批准和配合下,我们最终在有海南母亲河之誉的南渡江源头的原始山林里找到了构树。
如果说“见血封喉”树可能是因为其毒性吸引了黎族先民,那么黎族先民最初是怎样从万树丛中,挑选出构树作为加工树皮布的树种的,实在让人费解——在热带丛林中,构树实在是太普通了。
但事实证明,先民们的智慧的确让人叹服:构树具有速生的特性,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一度十分广泛,它和“见血封喉”树一样,长长的纤维,韧性极强。
相传,蔡伦发明造纸术就是受到黎族先民用构树制作树皮布的启发,在此后的造纸工业中,构树也确实是运用最多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