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浏览在深化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既要加大宣传推广、加强融合创新,让游客更多地走近文化和自然遗产,挖掘深藏其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守住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底线,不忘初心、一以贯之地做好各项工作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开展遗产日文博活动和遗产日非遗活动,其中今年文博活动的主场在陕西延安,主题是“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非遗主会场活动的主场在广州市,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口号是“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非遗保护,你我同行”。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留下的宝贵资源,不仅代表着本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地理风貌,也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大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丰富,截至2018年,已有53项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二,这些世界遗产也是国内外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成为展示美丽中国、文化强国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随着旅游发展由观光游向度假游、体验游和文旅深度融合等方向转变,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层次,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享生活”的新阶段,文化和自然遗产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推进文旅融合重要实现载体的价值正在彰显。统计显示,国内各遗产地通过开展适当的旅游展示活动,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土特产加工、手工艺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仅2018年,各遗产地就为地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143.75亿元。
基于世界遗产的巨大品牌效应和经济价值,各地在申遗方面热情高涨,背后的利益驱动导向强烈。而在申遗成功后,世界遗产往往成为招揽游客的一块金字招牌,“重旅游开发、轻遗产保护”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遗产地因保护不力屡屡被“亮黄牌”警告。例如,一些遗产地旅游景点人满为患,远超过当地生态环境容量;一些脱离原生境存在的“民间文化”异化成有名无实、招揽游客的表演项目;一些人迹罕至、生态脆弱的自然景观,以“科考团”等高端旅游名义大肆开发,这些注重短期利益、饮鸩止渴的做法背离了借申遗强化保护的初衷,既是对大自然和祖先的亵渎,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笔者认为,在深化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既要加大宣传推广、加强融合创新,让游客更多地走近文化和自然遗产,挖掘深藏其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守住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底线,不忘初心、一以贯之地做好各项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厘清认识、科学规划,做好遗产保护顶层设计。要摒弃“经济挂帅”、GDP主导的思维,强化遗产保护意识,真正承担起保护职责。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在经济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之间做好平衡;要统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名录体系,做好台账管理;参考生态功能分区的做法,按照禁止开发、部分开发和鼓励开发等分类方式,根据不同遗产地现状、特征和发展愿景,实现一地一策、一物一策,合理确定生态环境容量,制定精细化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