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
浏览栾城县有两种传统饮食:小吃与酒(宴)席。小吃多为在集市上摆摊卖饭食的;酒(宴)席多是饭店(馆)经营供请客时享用。
一、小吃
栾城县城乡集市上卖小吃的星罗棋布,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往昔的这些小吃中有的具有地方独特风味,今举例介绍:
县城西癯里曹家 子(炸油条、油饼)油炸 子天下皆有,而栾城县西门里曹家 子则别具一格,远近弛名。曹家 子如于清代,由曹黑子所创。曹家子选用上等面粉,和面精细,矾、盐、搭配有绝招,用火槽生芝麻香油所炸。制作形式多样,有条状的,有套股的,有饼形的,有薄片的。制成品依次放入油锅内,每放够九个往外夹一个。由于炸得时间长,所以吃起来酥脆清香,十分可口,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曹家子的特点是不论天气多么潮湿也不塌腔,依然如故。
大桥头上石成的烧饼
烧饼为栾城的传统食品,打烧饼者比比皆是,唯有县城东关凌空大桥头上石成的烧饼是佼佼者。石家庄的烧饼,物美价廉,不但在栾城有名,而且驰名邻县和石家庄市。石家的烧饼有独特风味:外酥里嫩,吃起来松软起层,清香可口。
小任家庄吴七毛的
吴氏起源于清代。传至吴七毛,已达鼎盛时期。吴七毛在县城南门外开业。他的 是选用真正荞麦面粉与清水压制而成,根据顾客口味和爱好煮成不同种类:粘条的从锅中挑出后不过水;宽汤的,宽汤的,从锅中挑出后过水。不论粘条、宽汤的,均浇以芜荽、香油、酱油、食盐拌好的汤;夏季加芥末,冬天则加胡椒面,味道可口。另外,还有过刀,即煮熟后从锅中挑出、过水,而后用刀切成几段,加入熏肉和调料,可做下酒这菜,清香利口,别有风味。
衙门口范全成的熏肉
衙门口(今县人民政府政府招待所)道南范家熏肉铺是人们喜欢光顾的小吃部。范家原籍获鹿县,光绪年间迁来,经营熏肉业,到了范全成时,以物美价廉而驰名。范家肉铺经营熏肉、肠子和“落锅肘子“。熏肉选用精美猪肉(病猪、死猪一概不要),加工细致干净,放入“八宝汤”(花椒、茴香、大料、丁香、白芷、肉桂、良姜、荜拨等)中,把握适当火候煮熟,然后用锯末熏烤。肉味纯美,松软可口。肠子在灌时香油加得多,拌料精细,味香而不腻,不软不硬。“落锅肘子”清香可口,用筷子夹着食用,骨肉自然分离。范家熏肉的特点是冬季味道保持长久鲜美不变,始终一个味道。范家肉铺煮肉的汤是从清光绪年间兑好的一直使用到停业。
李洛怀熏鸡
现在栾城县的鸡多为卤煮鸡,而熏鸡很少。李洛怀系祁州(今河北安国)人,其父李德胜于清末迁居栾城,以熏鸡为业。李德胜过世后由李洛怀接替。李家鸡选料精细,雇入下乡买鸡,不要病鸡死鸡,每天下午杀鸡,杀后将白条鸡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八宝汤“中煮熟,而后捞出用锯末熏干。熏出的鸡色深红微黄发壳,别有风味,食用时一撕就开。尤其熏出的小雏鸡,肉味鲜美,骨肉俱酥,很有嚼头。解放后李洛怀过世,其子改行,其业遂不传。
马家庄温小保的小烧饼
温家小烧饼选上等精制面粉为原料,和面精细,用特种手法发酵,制作时添加小磨香油、丁香、良姜之类的调料,做成椭圆形,大如拇指的个儿,五十个为一摞,贴入特制的烘炉壁上烘烤而成。烘炉成半瓮型,分上下两层,下有炉条,用木炭火烘烤。点火后,炉口加盖,以调整火势,控制炉温。
加工这种食品的技术关键有四:一是面粉发酵程度的掌握;二是看火的技术,也就是观察火势的旺盛程度,人称看火候;三是将制作的小烧饼贴上炉壁的技术,不是行家把小烧饼贴上炉壁就会掉下来;四是配料。这四项技术是温小保家的祖传,对外保守秘密。往昔,在栾城做买卖的客商,每当回家探亲时,都要买几摞马家庄的小烧饼带回去,叫家人品尝。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外逃西安,1901年返京时路过栾城,吃到温家的小烧饼,大加赞赏。因此,马家庄的小烧饼与藁城宫面齐名。可惜1949年后,木炭来源断绝而停业,后来,温小保过世,此技术失传。
南门外的肉子
解放前,栾城县城南城门外小任家吴七毛 馆门前的“肉 子”独具风格。这家的肉 子大如普通茶碗口,厚约二指,皮薄如绵纸,其馅是上等牛肉加大葱、香油和有关调料搅拌而成。煎炸肉子用的是小磨香油,铁煎盘前高后低,油在煎盘中的低部。煎盘下面用木柴火。肉 子在急火中上下翻滚,两面煎炸熟透出油后,推向煎盘高部,而后用微火烤。烤到一定时间出售。这时的肉子外皮酥、心里软嫩,入口喷喷香,不腥不腻。
以上这些传统食品,由于种种原因,先后停业,有的经营者早已过世,或是后代子孙改行,因此都已失传。
二、酒席
酒席宴是栾城饮食文化之一,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酒席宴有三种,即“十二碗”、“三八八”、“四大件儿”。
“十二碗”是素席,主要是油烧豆腐、粉条、白菜、海带、金针菜、油炸面食等。这种酒席宴在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流行,多为生活水平一般的人家过“红”事招待客人的。“十二碗”菜,一般为油炸方块豆腐、三角形豆腐、菱形豆腐各一碗;粉条四碗(把粉条切成两三指长便天用筷子夹着吃);一碗醋心菜,一碗海带,一碗针菜。以上的菜都是带汤的大碗菜。碗是特制的,比普通的吃饭碗大;另外,还有两碗炸面食:一碗炸鸡爪(白萝卜丝和白面搅拌后过油炸成的),一碗炸面丸子(把面粉用开水浇熟后做成丸子过油炸成)。主食为米面馒头。往昔,农村贫穷,这种宴席只能在婚娶时人们才能享用,吃起来津津有味,在农村算得是上好宴席。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富裕了,这种宴席已被淘汰。